发布会丨小微湿地+!梁平如何转化生态价值?-环球聚看点

梁平日报   2023-04-13 22:23:41

今(1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办

“绿色中国行—走进国际湿地城市梁平暨第二届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新闻发布会


(资料图片)

,发言人们就记者提问作了回答。

新闻发布会现场 邹乐 摄

发布人:

钱建超梁平区委书记

向   阳绿色中国行活动组委会副秘书长

唐   军 市林业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曹   玲 梁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新闻发言人

梁平未来如何推动

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钱建超回答记者提问 邹乐 摄

钱建超介绍,梁平将坚持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两手抓”。

●完善湿地保护修复长效机制。完善区、镇、村三级湿地保护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全生命周期湿地数字化管理。

●构建湿地生态网络。深化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十百千”小微湿地示范工程(建设10个小微湿地特色乡镇,100个乡村小微湿地休闲公园,1000个森林小微湿地)和“明月青山·千里林带”工程。

●着力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将小微湿地元素融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全面推广“小微湿地+”模式。

●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用好双桂湖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中国天然氧吧等“金字招牌”,招募200余名志愿者组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和观鸟会,持续办好三亿青少年进田园、进柚园、进竹园主题公益活动。

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关闭石膏矿,恢复湿地生态。熊伟 摄

对于湿地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钱建超介绍,梁平将从三方面来实现——

●坚持“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持续提升湿地生态效益。强化区内6条主要次级河流及408条支流、78座湖库、80万亩稻田湿地和广布乡村的塘、渠、沟、堰、井等乡村小微湿地自然修复。

●推广“小微湿地+”模式,持续提升湿地经济效益。推广“小微湿地+环境治理、有机产业、民宿康养、生态旅游、自然教育”模式,发展明月山•百里竹海民宿群、万亩稻香林团民宿群等湿地旅游产业,开发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竹帘等国家级非遗文创产品。

●打造自然教育“靓品牌”,持续提升湿地社会效益。依托重庆小微湿地特色学校等36个宣教场所,开发农耕体验等自然教育课程,常态化开展“世界湿地日”等自然教育主题活动。

梁平区开展“小微湿地+自然教育”。陶冶 摄

绿色中国行走进梁平活动有哪些特色?

向阳回答记者提问 邹乐 摄

向阳介绍,本次活动有三大亮点——

● 突出绿色主题。组委会携13个国际湿地城市领导共同呈现直播节目《绿色中国大讲堂》,交流推介不同湿地生态的保护经验;组织成立中国小微湿地创新联盟;以梁平小微湿地为案例,实地走访调研,聚焦探索我国小微湿地保护科学问题。

● 注重生态优势转化。研讨交流如何将湿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携手川渝毗邻七区县举办第二届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引导广大游客走进明月山,住民宿、观美景、品美食。

● 持续推动研学教育。双桂湖是首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持续推动青少年“进田园、进柚园、进竹园”。

明月山·百里竹海竹风湖风光。肖华 摄

将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打造为文旅节庆IP

有哪些考虑和安排?

曹玲回答记者提问 邹乐 摄

曹玲介绍,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是唯一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以“带”为特征、以川渝东北部7区县合作、涉及川渝东北部毗邻区县最多的平台。

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为“1+7+N”格局——

●“1”指打造1个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的节庆IP。

●“7”指示范带7区县结合各地特色,差异化举办文旅活动。

●“N”指示范带的7区县,围绕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活动品牌,策划举办本区县系列文化活动。

今年,梁平将“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常年不断线”——

●聚焦预制菜产业,举办“梁娃闹新春·预制向‘味’来”无人机焰火灯光秀。

●聚焦湿地保护,举办“绿色中国行——走进国际湿地城市梁平”。

●聚焦乡村振兴,举办“合兴李花节”“竹山采笋节”“蟠龙露营节”等乡村旅游季系列活动。

今年第一季度,梁平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5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6%、48.6%。

梁平区礼让镇川西村,养殖尾水集中和分散治理后,成片鱼塘产景相宜。刘辉 摄

“小微湿地+”模式为啥可以成功?

市林业局有何支持措施?

唐军回答记者提问 邹乐 摄

唐军介绍,小微湿地是指自然界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小型、微型湿地,面积在8公顷以下,具有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小微湿地+”是梁平因地制宜,在全国率先探索推广的模式。

之所以取得成功,有5方面原因——

●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小微湿地保护修复利用,多部门广泛参与。

●政府、社会资金大量投入,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

●与湿地专家团队深度合作,科学实施湿地保护修复。

●小微湿地资源本底丰富,可利用范围广、投入小、生态效益大、后期维护成本低,经验可复制推广。

●多形式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建设。

龙溪河云龙段两岸建设小微湿地群、提升两岸环境。肖华 摄

市林业局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支持梁平实施湿地保护修复。

●发布双桂湖湿地为市级重要湿地。

●支持梁平区成功创建为西南地区唯一国际湿地城市

●利用 “世界湿地日”“重庆湿地保护宣传周”等宣传契机,宣传梁平湿地保护修复成果。

●率先在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启动国家储备林示范片建设,改善双桂湖周边自然生态状况。

下一步,市林业局将继续在资金项目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梁平区开展湿地保护修复,支持梁平双桂湖湿地申报国家重要湿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发布会实录全文

来源 重庆发布

责编 周芯羽 审核 曾钰洪

相关新闻